芳氏

历史来源

姓氏渊源:
  单一渊源:源于姬姓:出自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,望出新丰。
  姬方叔智勇双全,曾奉命征伐淮夷,打退北方猃狁(匈奴)的侵扰,特别是后来在平息南方荆蛮的叛乱过程中居功至伟,周宣王封姬方叔于洛邑(今河南洛阳),逝世后还被追封为豫章伯,子孙享受周制第三等爵位。
  姬方叔的妻子为祁氏,生有二子:
  长子叫方启原,其后代皆以先祖名字中的“方”为姓氏,称方氏,成为方氏鼻祖之一。后代中有人因避祸难,加“艸”字头改为“芳”姓,称芳氏。
  第二个渊源:源于鲜卑族,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孝闵帝宇文觉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
  南北朝的北周奠基人、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在公元557年簒夺西魏,改国号为周,史称北周,建都于长安(今陕西西安),他在代郡武川达拉沟口一带建立了恒香郡常芳县(今甘肃迭部),集拢了许多鲜卑族部众迁徙到该县。北周政权存在时间短暂,历五帝,但仅二十五年。但宇文觉的父亲、北周太祖文帝宇文泰推翻了前北魏政权的一些汉化政策,大批恢复了鲜卑族旧姓,却未恢复原始的鲜卑族习俗。公元577年,北周政权发展到顶峰,武帝宇文邕灭了由高欢所创立的北齐政权,统一了华北地区。但不到四年的公元581年,隋国公杨坚完全模仿当年的宇文觉,将静帝宇文衍轰下台,簒夺北周,改国号为隋,北周政权走上西魏的老路,就这样灭亡了。
  在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初,禁止各部鲜卑族再用旧姓,为此还曾发生过一些小规模但极其残酷的灭族战争。改来改去,民众早就烦透了,居于常芳县的居民干脆就以县名为姓氏,分称为常氏、芳氏——简单了得。

家族名人

触 屏 版